第17章 低迷

完成投保。林丽就帮她操作下来了。



    投保后,有几次林丽去他们学校给亲戚送节日礼物,在办公室遇到她,跟她打招呼,她好像很冷漠。不知道是不是认不出来林丽,还是她一直就是这样。林丽有她微信,但是她们很少说话,林丽时不时会给她微信点赞或评论,她反应也比较冷淡。



    可能是不想和保险业务员走太近,怕被纠缠吧。林丽也能理解。到了2023年过年前,她突然给林丽打来电话,说她住院了。医生说可能是乳腺癌,问那个保险是否符合理赔标准?这把林丽也吓到了。



    林丽安慰了她几句。过了几个月,林丽问她治疗情况怎样,没有回复。之后有天回复了说让找她老公,住院资料都在他那里。林丽顺势问她要她老公的联系方式,就这样加上了。



    她老公回复还比较及时,林丽约好了去拿她的住院资料回来办理报销。这个校长的老公是一家电视台的副台长,可能年纪大了,快退休了吧,相对比较闲。



    林丽去找他的时候是中午11点半这样,他已经准备去吃饭了。他把老婆的住院资料整理得平平整整,100多页的东西,他整理后放进一个文件袋,资料都很齐全。



    林丽带着这些资料,回去帮她报销上传了资料的照片。由于重疾险理赔周期会长一些,大家都在耐心等待。一个月后,林丽接到了公司电话,称要对她和校长进行一个访谈。



    访谈林丽的时候,他们部门正好在个酒店开会。访谈的工作人员赶到这里,用了半小时和林丽进行了第一次访谈。林丽很奇怪为什么还有这个流程。工作人员解释说她的这个客户的保单在投保不到两年内出险,公司也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当天下午,工作人员去了校长那里进行了理赔访谈,特别问到她投保时,有没有乳腺增生或乳腺结节?这个校长说太久了,她不记得当时投保的现场的情形了。



    又过了两天,理赔部联系了林丽,告诉她这个客户在2018年他们学校在医院体检的时候,就查出过乳腺结节2A级。2020年1月投保的时候,健康告知又提到关于乳腺结节2A级是不能投保的。当然她投保的是一款消费型网上投保的产品,没有地方填写过多的信息。



    公司调查的工作人员在这个问题上问了校长好几个问题,比如她是否在投保前知道自己的病情?是否了解自己的体检报告?是否投保时就知道自己有乳腺结节?



    这个校长一直说,自己非医学专业人士,她不知道这些。她只知道自己是有一些乳腺增生的。访谈人员的访谈工作记录说明客户并没有在投保时做健康告知,因为她不知道这个乳腺结节的问题意味着什么。



    他们又做了一次调查问卷,这次保险公司派来了,他们的营业区经理,理赔员等一起。林丽和工作人员一起来的。她来之前,这位校长和她通过电话,问怎么说比较好。林丽说就照实说,校长和她说当时确实不清楚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的区别。



    到了现场访谈时候,校长就按照这个说法说了。工作人员问她是否有去复查钼靶,她说没有,太忙没有去。工作人员接着问当时投保健康告知的那项怎么填写的,校长说她不记得了。



    接着工作人员又问林丽是否有做健康告知,林丽说当时一条条读给客户确认的。工作人员问她有没有问客户有没有既往病史?有没有要求客户提供体检报告?



    林丽其实当时有问,这个校长和办公室的其他几个老师说他们每年都有体检,没有问题的,体检报告在校医那里,她也不清楚。林丽想想,那时已经快月底了,自己也缺一件单。那就做了吧,她想这个险是福利险,和寿险不一样。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



    就是这种侥幸心理导致客户投保了,在两年内出险,被公司访谈了 三次。从校长办公室出来,访谈的工作人员、理赔部经理、区经理,她们三人在讨论,并和林丽说,这个理赔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拒赔,退回所交保费;第二种是通融赔,但是可能有人要背锅被处罚。



    林丽说建议还是通融赔,因为人家都做了手术,切了一只乳房了,挺可怜的。这个校长老公还是做媒体的,如果不满意到时候难免会投诉什么的,有负面信息也不好。



    区经理也帮着沟通,让通融赔这个保额15万,最多就扣业务员10分品质分,影响一年的晋升和评优,扣1500元。同时连带主任扣1000元,部门经理扣1500元。



    当林丽和部门经理陈喜、主任方玲说了这个事情,他们俩都很抵触地说为什么扣分,这不是客户自己没告知吗?这种线上投保的产品,怎么能怪业务员?你已经提醒过客户了。



    林丽心知自己也是有疏忽的,客户现在反口不承认也是希望能获得理赔。她觉得如果能因为这次理赔,之后获得客户加保或转介绍,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