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能想的比较简单,没有站在更长远的角度考虑。
一个同事早上在和林丽说她上个季度最后一天还有一个客户要买年金险,结果扣费时候发现客户的银行卡过期了,还没有去更换,导致她做单扣费不成功,因为考核没有过。那张保单等到最近才完成了扣保费。
她已经和经理申请了通融考核,部门里就她一个人需要通融。陈喜经理听到她在聊,才想起来自己的经理职级的保级也快要到时间操作了。他赶紧登录系统查看一下保级什么时候操作。
他和业务员们说,如果他保级没有通过,他们部门可能就要去到他师父的部门开早会,就不在这个写字楼了,而是到了粤海区那边去了。有的人认为去那边早会交通更方便,那里还是甲级写字楼,楼下还有客服柜台。
不过如果他降级了,就是个资深主任,之后想要晋升部门经理会难很多。而且降级后,自己也要做业绩了。他也在吐槽去年自己的收入大幅度下降,他收入才五十万左右了,比过去少了一大半。
过去部门经理收入都都是百万年薪以上的,最高的时候拿过两百多万的。他现在制定了自己的今年的业绩目标是要做Rt,至少做五张百万的保单才能达成。
林丽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陈喜经理曾经找过她谈话,当时她有两个组员,经理希望他能完成主管晋升,重新回到主管的位置,建议她可以利用现在公司的新的晋升方式,高绩效晋升。
可是她名下那两个业务员都不是经常回来早会的,影响了参会率,而且她自己还在品质扣费期内,晋升会受到限制。
她多项指标都没有达成要求,很难完成晋升。其他人的组员人数也没有达到晋升,努力了一个季度后,她发现很难达成晋升目标,就放弃了。
现在看到经理面临保级,她其实也有些愧疚的。不过她也尽力了。她希望在今年自己的业绩可以比去年提高至少30%-50%,也要努力招聘合适的组员了。
林丽感觉这几年大家都是挺不容易的,保险代理人就像个体户一样,没有社保,没有底薪,什么成本都要自己承担。属于夹心层,一方面,公司什么礼品都让业务员承担了,不断在推各种礼品或旅交会,业务员的展业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
另一方面, 客户还以为保险代理人赚了他们多少钱,其实公司的佣金这几年降低了很多。以前很多产品佣金可以连续拿五年,每年佣金点逐渐减少,第二年大概10%,第三年8%,第四第五年各5%,但现在大多数产品只有三年的佣金,不同产品首年佣金降低很多,5%-30%,第二第三年佣金4%-8%。
扣除了税点后,其实没有多少钱,而每年给客户的节日问候,都是从这些佣金收入里出。保险代理人的日子其实不好过。
林丽近日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对比殡葬行业和保险代理人行业,问你会选择这两个职业哪个?网上居然多数人选择殡葬行业。
甚至现在少数的保险同业他们已经开始在既做保险业务,也做殡葬行业。深圳有没有则这种情况,林丽不清楚,不过在内地估计有。内地有的地方对于殡葬都是大搞特搞,深圳由于这边有福利支持,一般人家其实丧葬花不了多少钱。
林丽记得有人说过,未来可能让你的行业消失的不是这个行业的人,而是跨界。就像把胶卷行业压缩市场空间的不是同行,而是智能手机。把现金消费习惯改变的不是银行存款或信用卡,而是移动支付。
随着距离春节渐渐近了,来参加早会的人也慢慢变少了。这天早上,他们才来了四个人参会。陈喜经理过来了说给大家讲讲早会?下面的都是老业务员,都在说不用开了,这么少人,都是老业务员,大家就做自己的事情就好,自己学习。
当时林丽在学习公司要求的合规学习,自己在系统里看那些在线课程。他们每年要学习30小时。林丽都是用碎片时间在看这些课程。
没有几天,就已经完成了25小时的学习了。林丽就想快点完成这些,不想浪费时间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反而有些同事一直拖拉等到半年的时候还没有学习,还要被催促学习。因为如果不按完成足够的学习时间,到了下半年还会被管控销售系统的使用,影响销售资格。最担心就是没学习完,影响出单,万一有客户要出单,还要等完成了课程学习后过24小时,行销系统才能解冻。
陈喜经理看到大家都没有兴趣听早会,就和大家聊起税优险和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养老保险。 大家聊了一会,然后各自做计划书。随后大家聊天,就聊到了客户方面去了,这个早会比较随意。到了十点后,陈喜经理就回到自己房间处理自己的问题去了。
林丽的同事在那里问她,她客户前几年投保的重疾险,之后又做了两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