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 21 章

    “自然好啊,文人的事儿我们都不懂,那沈玉郎若是有心在咱们这儿混口饭吃,你就带带他。m.juyuanshu.cc”

    柳枝头都没抬,算盘拨得飞快,随口应下了。

    她想到洛晚荷时时温书,手不释卷的模样,整了整头发,又道,

    “这人的事交给你了,他要是可用,往后书斋的事儿给他办,你正好安心温书,预备科考。”

    柳枝知道沈玉郎送来的礼用心,却也没功夫细究细赏,心思都在生意上。

    这边安顿好了,绣坊里头可还有半屋子的存货呢。

    “夫人,新赶制的一批挂件已经送到碧霄庭,另外,庄子上也送来中秋的孝敬,府中小事,方妈妈领着几个姨娘打理着,但这中秋宴,还得请夫人拿主意。”

    外头的门子进来通报,他也是从碧霄庭带出来的,

    “唔,好,咱们先回府。瞧瞧这批货的成色,再去定下中秋的章程。”

    柳枝听着她回禀,手上不停,系上弹墨绫斗篷,曼菊跟含笑把账册等理进箱笼中。

    几人踩上芒鞋,到巷口上了伯府的车。

    洛晚荷知道,柳枝现已懂得怎么处置府中事宜,自留在西街这边的宅子里照应,正好温书。

    她们回到碧霄庭中,刚能瞧见厨房冒出的缕缕炊烟,廊前还晒着两小筐洗净的桂花。

    庭中石板铺得严实,被前两日的雨冲刷干净,现在踏上,已是半点水汽都无。

    那几个曾跟柳枝一同赶制样品的姑娘此时刚下工,换了家常衣裙,三两一伙穿过卷棚,朝偏院去用饭。

    柳枝这阵儿过去西街,挂件打样把关的事,就交给了她们几个。

    四个小厮抬着两个竹木箱,朝东角房搬,柳枝一眼扫见那漆纹样式,知是绣坊送货来了。

    一众人见了柳枝几个,遥遥请了个安,柳枝顺手叫散,掸下肩头落花,向内屋去了。

    含笑跟曼菊知道她向来不要人服侍的,也自转回房中取庄子上送来的货单。

    柳枝解了斗篷,又在风门边铺着的草席上换下芒鞋,才快步穿过落地罩进了卧房。

    她回想着方才在西街那边看过的那一沓四至图(1),算起来,那边还有些空置的铺面,趁现在生意刚起来,不妨办齐钞引(2),再开几家店。

    柳枝随便捡了件半新不旧的紫地练帛裙换上,又随手从杨木花头衣架上摘了浅莲灰纺绸褶衣披好,向东角房去了。

    房中两个竹木箱掀开,里头装满了新制的书简和香囊等物。

    柳枝捻来细看,微微颔首。这些货品,成色倒是合格的。

    这批货用料一般,做工也并不十分精细,好在数目够多,样子新颖,工期短,也能把价格压下去。

    其实,这些新货,虽有的变了颜色和缀饰,但上头的主体图,用的还是她们最初拓下的几幅,万变不离其宗,也就省了不少事。

    柳枝一一查验过这批挂件,确认无什么差错,才叫人将其送至墨香斋,让计掌柜在分店也开始发售这些物件儿。

    上次试售成绩喜人,这次可以试着多铺些货,进一步试试销路。

    柳枝打算着,入冬之前,再根据销量,决定下一波给哪些书的挂件增产——说不准有的当红话本得加些新春限定的缀饰售卖。

    她心里明白,话本的读者,其实并不太注重做工,大都是冲着里头的图样和句子才买这些挂饰的。

    往后画稿多起来,总不能只烦洛晚荷一个,人家还得考举做官呢,她是时候再雇些画师来了... ...

    送走了这批货,没等她歇下,含笑曼菊就捧了货单进来。

    柳枝刚摊开,茶水只喝了半盏,就听外院的小满来报,道是方妈妈带着周姨娘和林姨娘来了。

    “大概是中秋的事儿,我也正要寻她们,快请进来。”

    柳枝拢袖拈笔在货单上勾画,漫不经心地吩咐着。

    曼菊应声出去迎,含笑则跟着小满去预备茶水。

    柳枝执掌后宅之后,伯府上下都知道这位新夫人行事爽直,宽严有度,少有不服的。

    方妈妈进来时,精神矍铄,满面春风,腰背直了不少。

    她知道最近西街生意好起来,大都是这位少夫人的功劳,处理府中事务也越发尽心。

    “少夫人安,您离府这几日,家中杂务,俱由花枝和小满记录在册,存在书房里头,待您空闲了通传一声,随时呈上。”

    方妈妈向柳枝问过安,笑着引两位姨娘进屋,她从前所经事多,待府中女眷,向来客气,也乐得给别人多说两句好话。

    “姨娘们这阵子操持事务都尽心,一听您来,立马念着给您请安。”

    “有劳你们,快请进来。”

    柳枝带笑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