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糖葫芦

  她嚼吧嚼吧,觉得咸咸香香的。

    方才那个陌生的青年激动之余,还言辞恳切地邀请了他们与之一叙。

    柳易清思忖片刻后,先问了她的意思。

    白秋自然没什么意见,于是他们两个,也就莫名其妙地就坐在了此处的包厢内,等待着后来的人。

    终于敷衍走了多余的人,宋知文脚步匆匆地进入了这座松源镇最大的酒楼,在询问了店小二具体的位置后,他心情复杂,但还是略有激动地推开了楼上包间的门。

    他一进门,张张嘴还没说来得及说什么,就听见曾经的“柳大人”含笑开口:

    “来了,先吃饭吧。”

    话语被咽进了肚子里,宋知文愣了一下,但还是下意识地将门口的店小二叫了进来。

    小二熟练地报出一串菜名,柳易清听着挑了几个。

    “吃螃蟹吗?”清雅温声的问句从一旁传来,宋知文下意识想回答,回神了才发现人家是正侧头询问一旁的少女。

    一连串的菜名已经让白秋有些头晕了,不过听到柳易清口中提到的,新颖的食物,她还是眨了眨眼说吃。

    “那再加一道蟹,嗯……记得挑些鲜活的。”

    从前也没听说柳易清太重什么口腹之欲,怎么今日……

    “点这么多,咱们吃的完吗?”向来节俭惯了的宋知文终于受不了开口,此时他也忘了什么叙旧不叙旧的了。

    柳易清没说话,只是轻挑了挑眉,含笑的面孔看着他。

    不还有你吗。

    宋知文从他的神情中,莫名捕捉到了这样一句话。

    宋知文:……

    他以为柳易清尽管不完全,但也会有些和他叙旧的意思。

    但没想到,他们今天好似真的是完全过来吃饭的……

    但宋知文自然坐不住,今日预料之外的遇见,他认为也并不是让他过来简单得只为吃个饭。

    小二走后不过一会,他就缓缓开口:

    “您当年把我调离京城,我后来才明白,是那年……朝廷内争斗太过激烈,所以您才出此下策……”

    中间宋知文略有迟疑的眼神,看了一眼他身旁,瞧着似是一无所知的白秋,但柳易清没什么表示,他也就继续往下说了。

    柳易清正在寻找桌子上,看着还能勉强入口的餐前小点,想让一旁看着明显有些无聊地白秋垫垫肚子。

    听到宋知文的话,他也懒得说什么,只看着就很是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

    “三日后我就要回京城了,密令上说,要任命我为……下任宰相。”秘而不宣的事情就这样被他说了出来,但在场的两人,一个没什么反应地依旧盯着窗外,一个终于看了他一眼,但也只是不咸不淡地礼貌地笑笑,跟他道了声恭喜。

    没什么背景势力的寒门子弟,这个位置的确是他最适合。

    尽管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但就算是柳易清也没想到,这件事最后竟然是宋知文亲自告诉他的。

    不过他此时,也只是但笑不语。

    眼见身上最大的辛秘也没让眼前人讶异,宋知文心里泄了气,但还是想问出心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您还会回到京……”

    还未说出的话就被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了,接着就是鱼贯而入的,各个传菜的使者。

    未尽的话语被堵住了,直到这顿饭吃完,都没再次找到什么合适的时机。

    但也是宋知文知道,柳易清大概率什么都不会回答。

    “这个怎么吃啊?”等到真正开始吃饭的时候,宋知文才听到柳易清身旁那个,叫白秋的少女真正说起了话。

    声音听着倒是跟她的相貌一般清新可人,不过这话里的意思……

    要知道松源镇本就距海不远,旁边的几个小村里,也到处都是小湖小河,就算是家里再不富裕,也是吃过螃蟹,会吃螃蟹的人。

    宋知文不说话,只默默观察起了眼前的两人。

    “你先放下,我来给你拆就好了。”

    “好哦。”

    柳易清缓缓放下筷子,那双在他眼里只题写奏章,描摹丹青的手,此刻竟是主动为身旁人拆起了螃蟹。

    宋知文:……?

    悄悄看了良久,口中再是怎样山珍海味,此刻莫名地也吃着没什么滋味。

    宋知文蓦地叹了口气,终是道:“您对我的知遇之恩,如若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请您务必要开口。”

    却没想到对面的柳易清擦了擦手,含着笑意的眼睛看着他说:

    “还真有件事需要你帮忙的。”

    宋知文默默地支起了耳朵,却听他说道:

    “方才的那把油纸伞,不知能否割爱?”

    ……

    怎么有这么多互相认识的人,而且他们哪里来那么多,看着根本聊不完的无聊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