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己确实不怕这些。
后面会有更多的“大学”,也会有更多的选用贤能之道,再说了就算是空前强盛,也不能传之万代。自始皇以来,没有那个单独朝代是超过三百年的,后世将这个现象称之为“三百年怪圈”。
想到这里,他也好奇,于是也和朱元璋探讨起来。
“爹,你说自秦一统六国到现在,已经有1600多年了吧,朝代更是有十一个了,不管是强汉盛唐,还是富宋前元,国祚都没有超过三百年。或者说从华夏大地有了始皇帝往后就没有那个朝代超过三百年,这是为什么啊。”
这个问题,朱元璋之前和朱标说过,也是朱标提出来的,那个时候朱标说是因为土地兼并,朱元璋也认同,可是后面自己也想了想,觉得有点以偏概全了。
“标儿,上回咱爷俩谈过这个,咱回去以后想了想,除了你说的土地兼并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咱的老祖宗有点时间就花在治人这件事上。”
“治人?”
朱标也发出了疑问。
“是啊,就是治人,你看从周礼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是什么啊,仁义礼智信、伦理纲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是什么啊,不就是人嘛?”
“几千年来,老祖宗一心为了“家天下”,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这样。《论语》、《孟子》写了一卷又一卷,内容包罗万象、气吞万里,但理想化成分过高,逻辑性混乱。比如对于老百姓的真实需求,他们就视而不见。”
“所以这才有了土地兼并,才有了农民起义,才有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标看着自家老爹,他没有想到,老爹将这件事情想得如此透彻,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扑前人后尘呢?
朱元璋自然是看出了朱标心里的疑虑,也耐心解释道。
“标儿,王莽你应该清楚,每一件事情想要做成都是水到渠成的,不然就会崩盘,百姓有地,国库有银,贪官不多,就可。要是说什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谓大同。这只不过是那些酸腐儒的白日梦而已。”
“所以爹说,只要你坐上这个位子,每天面对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以后,你才会知道,有些事想要做就已经很难了,想要做成就更难了。”
朱标想着自家老爹的话,老爹从来没有和自己这样说过,自己这两年的政令、革新,都很是顺利,而且朝野之上无不赞叹,自己有时候觉得就是有些皇帝与自己相比那也是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