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

3/18页)

    邦,都没来得及。

    “你闭嘴!”刘邦看见刘肥就有气。刘盈变得如此顽劣,刘肥功劳最大!

    随着年岁增长,刘肥越发惧怕刘邦,支支吾吾不敢出声了。

    吕雉看不下去了,护道:“肥儿友悌,陛下为何骂肥儿?陛下不是说带盈儿和信儿去拜祭太上皇?怎么还在这里打儿子?你非得把所有儿子都打一顿,才肯出发?”

    刘邦道:“我可没对信儿动手。”

    韩信:“?”

    吕雉声调拔高:“信儿功高劳苦,满天下为你和盈儿收拾烂摊子,你还想对他动手?!”

    韩信抬起下巴,刘肥悄悄点头赞同。

    刘盈抱着手臂,频频点头:“狡兔死,走狗烹,说的就是阿父这样的人。阿父就是这样的人!”

    吕雉压低声音:“刘盈!”

    阿母叫你全名了,这时候按理说该闭嘴了。

    但刘盈最爱和常理说不。

    他大声道:“叫我作甚!”

    吕雉:“……”

    老臣看够了皇室一家的热闹,终于下场劝阻。

    再不劝阻,陛下和太子倒是不会放在心上,皇后恼羞成怒后就不一定会放过他们了。

    淮阴侯悄悄南下帮助太子时,陛下巡视镇压中原有不臣之心的豪强,皇后留守京城,揪出了不少和诸侯王有联络的官吏,处置手段极其残忍。

    为皇后执刀者为建成侯吕释之。之前还有士人同情吕太公和吕释之的遭遇,现在吕释之在士林中的名声是彻底臭了。

    吕释之复出后,有不少趋炎附势的门客投奔。现在他不仅门客全跑了,士人走到他府门都要吐口痰。

    与诸侯王勾连的官吏许多是早早跟随刘邦的元从,他们有恃无恐,知道刘邦不会为这等小事重罚他们。

    现在这群人发现,皇帝亲自动手时可能手软,但若是皇后已经动手,皇帝只会喊皇后干得好,然后帮皇后扫尾,不会为他们“平反”。

    原来皇帝的心也不是特别软。人没死他还是很心软,人死了他就当死人和他没有感情。

    吕雉这一手杀鸡儆猴敲山震虎,把朝中没有异心的大臣都吓到了。

    不过看到太子回来,皇后眉间挥之不去的狠戾便顷刻散去,仿佛变回了沛丰那位温婉的亭长之妻,重臣心头松了口气。

    吕泽更是在心里连连抚胸口。

    妹妹性格大变,真的很吓人。

    刘盈已经知道阿母在京城大开杀戒。

    因为很早就知道阿母是一个冷血残忍的人(重重点头),刘盈没把这当回事,连问都懒得问。

    他只会问阿母是不是被阿父摊牌了很多事,累得每日都睡不够觉,然后大笑三声。

    吕雉懒得理睬刘盈。

    皇后终于能对刘盈的挑衅无动于衷,萧谨松了口气。

    她在皇后耳边碎碎念了这么久,终于有效果了。

    刘盈快走到太上皇的陵墓门口时,才知道太上皇后也去世了,就只比太上皇早一个多月。

    太上皇病情加重,可能就有老伴离世的缘故。

    刘盈看了阿父一眼。

    他能理解阿父为何不提这件事。

    刘盈的亲生祖母昭灵夫人在秦朝大乱之前就离世了,刘太公除了刘交之外的儿子都是昭灵夫人生的。

    因昭灵夫人去世太早,刘邦等人几乎都是太上皇后李氏带大。刘邦为人很洒脱,重养恩,当了皇帝后没有为生母争取地位,只是追封为昭灵夫人,而把李氏尊为太上皇后。

    只是再重养恩,当看到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伉俪情深,生死相随,刘邦难免会想起生母,心里有些难过,所以便不想提这件事。

    刘邦心里那一点点的别扭,也就是“不提”而已。太上皇后的哀荣,他是给够了的。太上皇后和太上皇也是合葬。至于昭灵夫人,刘邦没有移墓,只是给生母建了庙。

    既然太上皇已经有了新的家庭,刘邦又何必非要把自己的生母塞进太上皇的坟墓?

    这在后世人看来,刘邦所作所为不可思议。但刘邦就是这么想的。

    刘盈支持阿父。独享祭祀多妙啊,还不用担心大汉灭亡后被军阀掘墓凑军费。再者,大母去世这么多年,说不定在地底下都找了小白脸了。

    刘邦听了刘盈安慰他的话,神情很是一言难尽。

    但奇怪的是,他心头那点小小的别扭竟也消散了。

    太上皇后是刘交的生母。刘邦没让刘交先来拜见自己,让刘交直接去拜祭生母。

    刘交哭得走路都困难,刘贾便陪刘交一同拜祭。

    刘盈拜祭完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果然没有哭出来。

    他只是很平静地为太上皇和太上皇后磕了几个响头。

    吕雉心疼地揉了揉儿子磕头磕红的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