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

不用这么用力。你大父看着会心疼。”

    刘盈道:“我就是想让他心疼。谁让他不等我。”

    听了刘盈这话,太上皇的儿子和孙儿没哭,吕雉倒是落泪了。

    刘邦用袖子给吕雉擦眼泪,被吕雉嫌弃地推开。

    刘盈当晚宿在陵墓的茅草房里,为太上皇和太上皇后补上七日守陵。

    整理茅草房时,刘盈问道:“孺儿呢?”

    吕雉道:“在长乐宫里,阿母会养,你不用担心。”

    刘盈翻白眼:“阿母这么忙,根本养不了。让孺儿过来,我带她几日,她和壮壮一起住。”

    吕雉皱眉:“哪有兄长带妹妹的说法?”

    刘盈拉长声调:“阿母,是规矩重要,还是你的亲生女儿重要?”

    吕雉在刘盈高喊“阿母不慈”之前同意了刘盈的请求,免得被刘盈烦死。

    她也知道自己很忙碌,本打算让较为闲的曹夫人帮忙带孩子。但或许刘盈和萧谨照顾在孺儿出嫁之前照顾孺儿,确实对孺儿的未来更好。

    反正刘盈也不会真的去照顾妹妹,肯定是萧谨干活。

    吕雉心里有点难受。刘盈怎么和刘季差不多,总爱把劳累的事推给妻子?

    刘盈确实如吕雉所想,说是照顾妹妹,就是甩手掌柜:“壮壮,我妹交给你了。你要教会她无论大事小事都多多入宫告状。”

    萧谨明了刘盈话中的含义,点头:“我做事,你放心!我连皇后都能劝!”

    刘盈好奇:“你劝阿母什么了?”

    萧谨坏笑:“劝她在你故意气她的时候,假装没听见。”

    刘盈倒吸一口气。他就说阿母的经验掉落效率怎么低了这么多,还以为是阿母成熟了。

    萧壮壮你这个叛徒!

    第153章 无看不得的热闹

    萧谨可不认为自己是叛徒。

    忠臣就要对君王不好的行为劝谏, 才是真正的忠诚。她明明就是大忠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150-160(第4/18页)

    萧谨不仅让刘盈少得了许多日常奖励,还送给刘盈一本小册子。

    刘盈翻开小册子,疑惑道:“你写的什么……晕!你是大唐的魏镜子吗!”

    萧谨不知道刘盈口中的“大唐魏镜子”是谁,但她知道刘盈破防了, 于是开心笑了出来。

    刘盈无语地合上了萧谨记录的“谏言”——这些谏言都是萧谨跟随在刘邦和吕雉身边, 听大臣对刘盈的怨言。

    萧谨还深入京城民间, 如实记录了朝堂和民间对刘盈的“劝谏”, 隐了“劝谏”人的姓名, 只将谏言记录成册, 送给刘盈。

    老实说, 萧谨所做的事对刘盈很有用。她相当于成了周朝记录国人对君王言论的“言官”。

    特别是对刘盈这种听不得别人劝谏, 只有他“劝谏”别人的混球,这本小册子能让他“正衣冠”, 确实很有用。

    所以刘盈破防。

    我根本不想看这个!就算我要看,我也要知道说这话的人是谁, 好礼尚往来。我可以纳谏, 但你也要破防!

    但萧谨嘴十分严,从小都不受刘盈威胁, 刘盈无可奈何。

    刘盈把小册子合上又翻开, 翻开又合上,翻得哗啦啦响:“真不告诉我说我坏话的人是谁?”

    萧谨答非所问:“如果太子真的做过这些事, 别人便只是实话实说,谈何坏话?”

    刘盈沉默了一会儿, 道:“不要学我说的话。”

    萧谨认真道:“我不向老大学习, 向谁学习呢?”

    刘盈默默地盯着萧谨。

    萧谨回以诚挚的眼神。

    刘盈拦腰抱起萧谨,把萧谨从门口丢了出去,重重关上门。

    刘盈是轻轻丢的, 萧谨稳稳落地。

    她拍了拍衣摆,欢快地离开。

    刘盈倚靠在窗口,看着萧谨脚步轻快的背影,直磨牙。

    刘盈力气大了之后,不再轻易和他人“比试”,免得伤到别人。萧壮壮就是仗着知道刘盈不会真的动手,顶多把她举起来,天天忤逆犯上,忠言逆耳。

    “唉。”刘盈叹了口气,认命地去翻看小册子。

    没办法,他真的很好奇别人在他背后说了什么。这该死的好奇心啊。

    七日之后,刘盈从栎阳离开,到达了长安。

    在守灵的最后一夜,刘盈明明不悲伤,却突然哭了出来。

    刘邦没有独自回长安。刘盈守灵的时候,他也搬到刘盈隔壁处理公务。

    刘盈哭出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