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凡杰的法器

    在胡香兰的会客室内,李乐辛疑惑得打开了施凡杰送给他的大包裹,看到了:几张比锅盖还要大的海鱼干,用干荷叶包好的几大串龙眼干,以及一个小盒子。m.aihaowenxue.us

    打开小盒子,里面是一叠数额不小的银票。

    李乐辛没想到这几个小辈还会回来,内心暗暗叫苦:都回到老家了,也没有性命危险了,你们仨还回来找我干嘛?我又不是你们师傅,还赖上我了不成?

    李乐辛没有正儿八经地带过徒弟,因为他本来也没有想过收徒这件事。

    抬起头来,看到三个小辈都在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他,李乐辛又不忍拒绝他们,只能笑笑,让他们先回去休息:“修行之事,本仙要重新规划,规划完之后再给你们授课。”

    过了一会,他又当着几个小辈的面把侍女紫烟喊了进来,吩咐道:“既然玄重已经能下地走路,明日叫俩马车,把他送到玄文他们住的驿馆。记得在车里垫个厚褥子,别把病人再颠坏了。”

    玄文听闻家兄已经可以下地,便提议明日自己雇马车过来接玄重,这些日子一直打扰师叔,小侄非常抱歉,这点举手之劳他可以自己应付。

    李乐辛倒也应允了。

    待三个小辈告辞后,胡香兰推开门走了进来,把门掩上后取笑他:“你对你师侄还挺上心,我以前怎么就没听你讲过你师门的事情啊。”

    李乐辛一边研究咸鱼干的眼珠子,一边顺口说:“没有吗?”,不太置信。

    胡香兰斩钉截铁:“以前真的从未听你讲过。”

    李乐辛放下手里拿着的咸鱼干,拍拍手,拍掉手上沾到的碎屑,很认真地回道:“那我今天就和你交代一下。我对你没有任何秘密。”

    胡香兰走到他身边,一屁股坐他大腿上,侧身勾住他的脖子,等着洗耳恭听。

    看着胡香兰清澈又迷离的眼神,李乐辛有点恍神。他清了清喉咙,又自问自答道:“要不要讲我的家世呢?我还是从头开始吧,不讲一下自己的家世,这个故事就不连贯了。”

    关于他的出身和拜师经历,他很少和人透露,就连胡香兰也只是大致知道他出身于经商家庭,因为这真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一百六十多年前,李乐辛出生于京城一户商人家庭。这个家族的祖上据说来自西域,到他的时候,已经是五代之后了,所以他长得和汉人并无二致。李乐辛的父母在京城开了一家很大的西域商行,名曰桂冠。这家商铺卖的东西有珠宝、香料、药材、波斯挂毯、葡萄酒等等。由于京城达官贵人多、爱猎奇的有钱人多,所以他们家生意很好,家境富庶。

    虽然世代从商,李乐辛并不喜经商,反而对音律情有独钟,所幸父母向来开明,不反对他学习这些在世俗意义上不入流的技艺。

    十七岁那年,先皇的五个儿子以勤王之名离开封地,带兵大闹京师,剑指皇城。京城大乱,城内百姓纷纷逃到外地避难。李乐辛父母关闭商铺,带上全部家当携家人逃往南方,不幸死于逃难途中。半年后,先皇五子被斩首示众,孝武帝有惊无险夺回江山。孝武帝感念百姓的不易,便大赦天下免除全国百姓两年的赋税,京城乃至全国的局势逐渐平定下来。

    家中活下来的人纷纷返回京城,不想再回京师的李乐辛,从此便独自一人游走于九州四海采风,收集各个地方的民间乐曲,向当地的艺人学习弹奏当地的特色乐器。

    二十二岁那年,他来到了一个叫做锡山的地方,见到了传说中的太湖。他向当地的渔民租了艘渔船,泛舟湖上,发现湖心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一道观名曰“九重天”,道观的监院是一名道士,自称张真人。有趣的是,这个道观有且只有两人:就是张真人和他的徒弟。小岛虽小,但是各类物什样样不缺,真人的徒弟既种菜又养鸡鸭,想吃鱼可以直接从太湖捞取,想穿新衣可以出钱托渔民去岸上的城里采购。

    张真人也是爱好音律之人,见李乐辛这么有音乐才华,便邀请他在岛上住下,时常找他切磋音律。后来便收他为徒,教习他法术。寒来暑往,就这么过了八年。

    八年后的某一天,张真人突然有要事需出远门,匆匆和两名弟子交代后,便离开了小岛,从此音讯全无,再也没有回来。

    “那你师傅到底去哪了,还活在这个世上吗?”胡香兰插话问道。

    “这个我也不知,我这些年寻访过那么多名山大川,其实也是在寻找他的踪迹,但师傅确实杳无音讯。”李乐辛如实回答。

    “你师傅会不会是神仙下凡,现在又回天庭了?”胡香兰大胆揣测。

    “我和师兄想过这个可能性,但又觉得师傅若是神仙,必定也会在梦中给我俩报平安,所以他老人家大概率是不在了。”毕竟是一百年前的事了,心情早已平复,李乐辛讲到师傅失踪这种事情也是一脸平静。

    李乐辛本不是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