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骨节

智勇敢、精灵敏捷,活泼天真。如哪咤乃莲花体之说,颇具深意。察莲之形体,其花、叶、根三位一体,一物三化,即含有三教同源之义,表哪咤真善美之迹。

    除了神鼠与宝伞以外,手托宝塔也是毗沙门天王重要的形象特色。宋人董逴《广川画跋·北天王像后题辨》说:“昔余得内典,说四大天王所执器,皆自报应中出。北天毗沙国王,也尝兵斗不力,三逃于塔侧,方免其困。时愿力所全,得无碍报,回乡则变相所成,画者得以据之。”此一说法后来为《封神演义》所吸收,李靖不敌哪咤,燃灯道人祭起玲珑宝塔,困服哪咤,李靖所托宝塔即燃灯道人所赠,避难所在变成其护身宝物。哪咤的生父托塔天王李靖,则是将宗教传说与历史人物相结合的产物。考李靖本唐初名将,曾配享武成王姜太公庙祀,为唐朝十哲之一。唐人小说中已有李靖代龙行雨的故事,唐末渐被神化,视为神灵,五代时封为灵显王。作为历史人物的李靖,一步步由人演变为神,而托塔毗沙门天王亦武神,二者之结合,或即由此?敦煌所出绢画有几幅专画毗沙门天王,托塔而立。唐卢弘正《兴唐寺毗沙门天王记》亦谓其“右扼吴钩,左持宝塔,其旨将以摧群魔,护佛事”。其塔或由哪咤捧行。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曰:“七宝庄严衣甲。左手执戟槊。右手托腰上。其神脚下作二夜叉鬼。身并作黑色。其毗沙门面。作甚可畏形恶眼视一切鬼神势。其塔奉释迦牟尼佛。教汝若领天兵守界拥护国土。何护吾法,即拥遣第三子哪咤捧行,莫离其侧。”于是,宝塔作为毗沙门天王的重要象征了,哪咤则为其子。西游记说法:《西游记》中载哪咤“割肉析骨”之事,亦早有所本。宋代普济和尚《五灯会元》卷二曰:“哪咤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可知此类传说自来已久。《封神演义》中曰:“哪吒出外游玩,不在行宫。至晚回来,只见山上一片坦洋,不独行宫无有,连庙宇无存.山红土赤,烟焰未灭,两个鬼判含泪来接。哪吒问曰:怎的来?鬼判曰:是陈塘关李总兵突然上山,打碎金身,烧毁行宫,不知何故?哪吒曰:我与你无干了,骨肉还你父母,你如何打我金身,烧毁行官,令我无处栖身。心上甚是不快,沉思良久,不若还往乾元出走一遭。哪吒受了半年香烟,已觉有些形声,一时到了高山,至于洞府。金霞童儿引哪吒见太乙真人;真人曰:你不在行宫接受香火,你又来这里做甚么?哪吒跪诉前情:被父亲将泥身打碎,烧毁行宫,弟子无所依倚,只得来见师父,望祈怜救。真人曰:这就是李靖的不是。他既还了父母骨肉,他既还了父母骨肉,他在翠屏山上,与你无干;今使他不受香火,如何成得身体。况姜子牙下山已快。也罢,既为你,就与你做件好事。叫金霞童儿,把五莲池中莲花摘二枝,荷叶摘三个来。童子忙忙取了荷叶、莲花,放于地下。真人将花勒下瓣儿,铺成三才,又将荷叶梗儿,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