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3章

    金銮殿外。m.wenqishuku.cc

    天边已下起了淅沥的小雨,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曹平抻着脑袋向远处张望,见晋王的轿辇终于出现在面前,满是横肉的脸上忙堆起笑容,撑伞前去迎接。

    天子身边的红人亲自为他撑伞,何等的荣耀。

    但有人分明没将他看在眼里。

    陈续宗甚至不屑施舍他一个眼神,只大步向前走去。

    曹平面上的讪笑终是一僵。

    进殿后,不及行礼,坐在龙椅上的天子立马免了他的礼。

    “快坐,在朕面前不必拘这些虚礼。”

    陈续宗谢了恩,宫人随即入殿摆上茶水。

    老态龙钟的天子缓缓睁开双眼,开口问道:“此番征伐北襄的将领人选可已定下?”

    “臣已同兵部议定,西路东路分别由副将董铭和李文忠领兵,这二人虽年轻,却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中路最为艰险,而雷祖谦将军作战经验丰富,交予此人最为稳当。”

    皇帝眼珠微转了转,沉思许久,皱了眉头道:“董李二人未免太年轻了些,想必难以服众。”

    晋王心中打的什么算盘,他不是一无所知。这二人皆是他悉心栽培,一手提拔上来的心腹下属,届时若是立下军功,晋王便当真要在朝中一手遮天了。

    陈续宗垂眼放下手中茶盏,平静道:“将领的年纪并非取胜关键因素,能力才是。不过圣上心中若有更为合适的人选,臣别无二话。”

    皇帝一噎。

    是啊,放眼朝堂满朝文武,他一时竟想不出一个可用之人的名字。

    前些年他穷兵黩武,折损了不少得力将领,以致于如今到了朝廷用人的紧要关头只能处处遭人掣肘。想他这位执政二十年的天子,年近花甲,身旁却一个能用的人也没有,当真可笑。

    军事如此,政务亦是如此。

    其实不是完全没有可用之人,而是没有信得过的心腹能臣。且不说那三个不成器的皇子,朝中哪个文臣武将不是仰他鼻息,但谁又知他们心中打的什么算盘?如今朝中晋王势力日显,唯有宰相能与之抗争一二,但外戚独大是为大忌,相较宰相,他更愿意信任晋王,那位至少也算是半个皇家人。

    “罢了,朕既已将此次征伐北襄的战事全权交由你调度指挥,就都依你说的办。上回的贪渎案你办得很好,所以这次战事,朕同样相信你。”他咬牙强调了“很好”二字。

    他负责查办的这桩贪渎案能办得不好么?

    为了震慑百官,他以雷霆手段拔除了全国四府十九州的贪官污吏,其中也包括圣上倾注无数心力培养的皇长子。即便圣上已经极力保全了自己这个儿子,但皇长子这些年建立的威信也随之付之一炬,此子与废子无异。当今圣上本就子嗣不丰,眼下更是折了一个他极为看重的儿子,这让他心中如何不恨,若说那人毫无私心他是万万不信的。

    可对面那人依旧能平静应答,令他挑不出丝毫错处:“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上所托。”

    圣上龙袍下的手渐渐紧攥成拳:“朕乏了,你且退下。”

    目送他离去的背影,皇帝浑浊的双目逐渐变为锐利。

    他不由想起了晋王的生母,亦是他的皇姐。

    活着的时候要处处同他争权夺利,便连死了,也要留下这么一个儿子来折磨他,日日为他费心劳神。皇帝心中厌烦地想,儿子肖母,这野心勃勃的母子俩当真是像极了。

    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虎豹。

    .

    冬日天黑得极早。

    陈续宗走出金銮殿的时候,殿外已是漆黑一片,唯有零星的几盏宫灯在寒风中明灭起伏。常喜见他出殿,忙将手中的鹤氅披在他身上,拔脚跟他走向马车。

    回到王府已近戌时,陈续宗径直回了书房,跳动的烛火照映在他冷硬的面庞上,打下一片阴影。

    “殿下,这是此番征伐北襄的将领名册,”常喜向他身前递过一份名册,压低了声音,“李将军说,孔家塞了人进来。”

    “哦?”陈续宗微抬了眼,“宰相的侄子?”

    常喜垂首应是。

    “吩咐李文忠派人盯紧他,至于其他人……”

    陈续宗目光略过案几上的名册,微皱了眉头,伸手拿起朱笔划了两道。

    “吩咐下去,重新再选,务必从军中选些年轻的将士送派前线。”

    常喜心下一凛,双手接过名册。

    快要走出去时,他蓦地又意识到自己漏了一事,转身走了回去轻声禀报:“王爷,还有一事,今日仅有武安侯府女眷入了宫,听说是府上的老夫人带着那位新寡的孙媳到寿康宫中侍疾。”

    陈续宗揉着额角的手一顿,掀眼看他:“当真?”

    常喜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