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倒霉蛋学子,那他必是要为上官分忧解难的。当官当的好不好,要看你的上官怎么评价你,于是他想也不想地回道,“不若就安排在臭号旁。”
南宫君烨听闻宣平侯去府学找徐京墨的麻烦,心下不屑,不过为了预防万一,他还是让随风去安排了马车和人手,务必要让徐京墨顺利参加考试。
徐京墨这些日子为了减少麻烦,基本没有出门,今年天气当真是有些太热了,只希望在临考前这老天爷能下点雨,降降温。
考试时,官府可不会因为天热炎热,就给考生备冰。这年头,夏季的冰可是很金贵的东西。
徐子凌生怕儿子中暑,专门从黄郎中那里买了些去暑气的凉茶,但是也不敢让徐京墨多喝,万一喝多了引起腹泻可怎么办。
秋老虎的日子,是一天更比一天热,徐子凌本想去重新买个轻快些的料子给儿子重新做套儒袍,不想南宫家直接送了制好的成衣来。
用的是上等的雪棉,这料子也是这几年才兴起的,用特殊工艺加工的棉布,比寻常的棉布要薄上许多,同样贴肤、透气,不过这价格也是相 当高。
徐子凌觉得这东西太贵重了,本欲推辞,来送衣服的是江晚清身边的大丫鬟木棉,她直说“徐夫人,这衣服对其他人家或许很贵重,但是对于南宫家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我家夫人请您一定收下,眼下没什么能越过徐少爷科考的大事。”
推辞不掉,自然只能收下。徐子凌想想儿子这婚事,除了入赘的名声有些不好,其他是一点都挑不出毛病。
终于到了要考试的时候,院试每场只考一天,吃食也还是需要自备的。徐子凌看着儿子收拾东西,问他“明早,可要吃点状元糕?”
这状元糕也不知是何时兴起的,每逢考试,有学子的家庭都要去买一份,图个好兆头。可惜徐京墨不爱这些会掉渣的点心,所以他拒绝的毫不犹豫。
徐子凌也不强求,毕竟吃了状元糕的人有千千万,但是状元也就那一个。她给儿子准备了发糕当干粮,发糕里面加了些糖,这样味道会好很多,而且也能补充一下体力。科考考的不止是学识,还有考生的身体,君不见每次考试都有人是竖着走进去,横着被抬出来。
因为科考要将吃食都掰开检查,她便将这发糕做成很薄的一片片,不用撕开就能看清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夹带之物了。如此,那衙役也省的麻烦,徐京墨也不用被恶心到了。
将做好的薄片发糕放到通风的阴凉处后,徐子凌才转身回屋,看着那考篮都已经归置好了,她问道,“东西可都准备齐了?”
徐京墨好笑的看着母亲,她看起比他更紧张,“准备好了,母亲不必担心,不过一日时间,出不了岔子的。”
为了这科举,儿子付出了太多,徐子凌不想今天说这些扫兴的话,她问儿子,“明日晚上可要吃排骨?”
徐京墨打小喜欢吃排骨,肉摊上的排骨那都剃的干净的不得了,为了让他能吃到合口的排骨,每次都是要那卖肉的老板多留些肉在骨头上再买。
“这天太热了,儿子想吃凉面。”从那如同蒸笼一般的考棚里出来,他可不见得还有什么胃口吃饭。
“好,那就再给你拌个皮蛋。”徐京墨挑食,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确实会吃,以往的皮蛋就是加点醋、葱花伴着吃,但是他就要把葱换成烧椒来伴着吃,别说,这味道还真要好的多。
徐京墨洗了个澡,就早早休息了,一夜无梦。
第二天清早,徐京墨起来后先穿着旧衣去漱口吃饭,今儿早上是阳春面加水煮蛋,碱水面顶饥,有点面汤也不会觉得干。
吃过饭,再去用温水擦拭一番,这才换上了新衣服,提起竹篮,“母亲,儿子出门了。”
“好,不着急,时间还早,你慢慢走。”
徐京墨出门就被随风接到了马车上,他也不客气,衣服都收了,坐个马车还要矫情吗?他住的地方距离考院还是有些距离的,左右无事,他就开始默背书本,其实这些都是烂熟于心的东西,只不过他想要自己的心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