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赘婿科举路 > 26. 第 26 章 本经难选

26. 第 26 章 本经难选

    少了南宫君庭那个蠢蛋,感觉空气都要清新许多。m.aiqqx.com南宫君烨看着傻站着的徐京墨,道“坐下说。”

    徐京墨记得当初南宫君烨与他说过的家里的事,只是没想到能这么离谱,如今他们夫妻二人健在,就有人开始惦记他们的家产了。

    “伯父,我今日是来道歉、以及道谢的。”

    “哦,你是想通了?”

    想通了,再想不通他就是个傻子。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现实才是最重要的。扪心自问,他是真的不在意入赘,最喜欢的诗人之一李白就曾亮度入赘,最崇拜的能臣之一左宗棠不也是赘婿吗。他一直不能释怀的是,“吃软饭”。

    南宫君烨觉得他这样很好,这样以后得日子才能过的舒坦。人要学会和自己和解,不然只会一直内耗,毫无意义。

    “明日就要回书院?”

    “今晚就回,明日早上是第一次月考。”崇山书院一月一考,从来不曾间断。

    “家里不用你担心,好好读书。今日你见的那个蠢货是我二弟,他的妻舅是临安府城知事,以后想要护住你的妻儿,起码也得考个进士及第吧?”

    知事只是个九品官,相当于办公室助理,这种人能不能更进一步更看重的是他处事的本事。虽然官不大,但是总能从小地方来恶心你,最好的法子就是你的官职比他高。这样,他只会躲着你,而不会来膈应你。

    晚上,徐京墨回到书院,四个室友已然到了两个。

    唐柳因为之前被拒,还在耍脾气,假装没看到徐京墨。徐京墨也不理他,径直越过他和左言打招呼,“左兄回来的好早。”

    “想到明日的月考,我哪还能呆得住。”这种放假两天立马连着考试的事儿,也就崇山书院能干出来。成绩不好的学子,恐怕放假都在温书,与上学无异。

    崇山书院可不止有奖励,还有惩罚。连续六次的月考排在前三的人可以升班,而后五的人会降班,若是连续三次降班就回直接退学。

    徐京墨和左言都是希望尽快升到壹班的。最近的一次乡试就在来年八月,两人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是有点向往的。

    这一晚,几乎所有的学子都在温习。

    崇山书院的月考仿照科举,不过只有《四书》一题、《五经》两题、《策问》一题。

    到了乡试,治经已经不再是泛泛而谈,每个学子可以自选一经。徐京墨到现在还没有选定一经,所以五经课他都会去听。待到日后选定了,旁的经义课就是选修,可去可不去。

    四道题只给一个早晨的时间,一共两个时辰。

    徐京墨这个月还是有长进的,前三题不过一个时辰就答完了,但是这策问,一个时辰也未必够用。策问考题足有三百字,读题、辨题再解题。

    今日乙班的策问考的是“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注:如熙宁四年(1071),苏轼担任开封府试官所出题目)

    这题的题目不难理解,就是比较专制的优缺点。难在有见解、有深度地的去论述你的观点。

    徐京墨选择从人出发来答这道题,专制否是外在的形式,可以将其视之为工具,一个工具能不能实现它的作用取决于使用的人。若是君主德才兼备,那么专制就会让他的才能发挥到最大的限度;反之,若是君主昏庸无能,那么专制只会加速灭亡。

    卡着时间答完了这题,徐京墨知道自己没有偏题,但是这题答的不够好,至少他自己是不满意的。

    左言与徐京墨一道回宿舍,他看着徐京墨似乎兴致不高,“京墨可是累了?”

    “策问一题答的不甚好,我在想有没有更好的答案。”

    刚回到宿舍的唐柳听到这话,嗤笑一声,“奶娃娃答不出策论也正常,不过你可小心了,连着三次倒数是要降班的。”

    “希望你的成绩能配得上你的嘴。”

    左言知道徐京墨年岁小,这策论也是才学不久,有些不得法也是正常的。他从自己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递给徐京墨,“策问不难,答题有些套路可寻,这本书借你,你多看看。”

    徐京墨接过那本没有名字的书,打开一看,这是策问题集。每道题都会对应两到三个解题思路,想来这是左家费了不少功夫收集来的,“多谢左兄。”

    “你我兄弟,不必言谢。”

    下午没有课,徐京墨就在宿舍看这本题集,越看越精妙。他虽有千百年的超前经验,但是也缺了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回答策问只能借古论今,不能虚构未来,所以他才会答题不顺。

    说一千道一万,他还是书读的不够多。徐京墨一边看那题集,一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别说这越看,还真的越有感觉。

    费了一天的脑子,徐京墨今夜睡的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