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网游竞技 > 徐氏略记 > 曹魏重臣徐邈(1)

曹魏重臣徐邈(1)

   太和二年(228年),魏明帝曹叡[rui]因为凉州偏远,而与蜀汉接壤,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出驻凉州。



    徐邈任职后,正赶上诸葛亮率兵出祁山,陇右三郡相继反叛。他派遣参军以及金城太守等部攻打南安叛贼,取得胜利。河右地区少雨,常因无粮苦恼。徐邈上书请求修缮武威、酒泉盐池,用以收藏敌人的粮食,又开凿水渠,招募贫民租种土地,使得家家丰足,仓库盈满。又支取州中一部分的军费,用来交换金帛犬马,供给中原人消费。同时逐步收缴民间私藏武器,统一保管,然后宣讲仁义,建立学校,禁止丰厚的葬礼,限制过度的祭祀。扬善惩恶,社会风尚大为改观,百姓心悦诚服。与西域的交往,边远少数民族的进贡,这些都是徐邈的功绩。后因讨伐反叛的羌人柯吾有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号建威将军。



    徐邈和羌人、胡人打交道,从不过问他们小的过失,但如果犯了大罪,先通报部帅。让他们知道,然后斩首以示众,因此深得百姓信服和敬畏。凡是朝廷赏赐给他的东西,他都分给将士,从不拿回自家。自己的妻子女儿却常常衣食不足。曹叡得知后,很是赞赏,常给他家里提供衣食等物。他惩治邪恶,修正冤假错案,一州之内,秩序井然。



    正始元年(240年),徐邈回到洛阳,担任大司农一职,转任司隶校尉。在任上,百官都很敬畏他。后因公事离职,又任光禄大夫。



    正始九年(248年),升任司空。徐邈感叹道:“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是坐而论道的官位,没有合适的人就应空缺,怎能让我年老且多病的人去担任呢?”于是坚决辞让。



    嘉平元年(249年),徐邈去世,享年七十八岁。朝廷按三公礼埋葬,赐谥号穆侯。他的儿子徐武继承爵位。



    嘉平六年(254年),朝廷追悼思念清廉高洁之士,魏帝曹芳下诏说:“突显贤能以及道德高尚之士,圣王历来重视;推举善人,引导后来人,孔子也很赞美,已故司空徐邈、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都在前朝任职,历任四代,率兵出讨,辅佐朝政,忠心为公,忧国忘私,不营家产,身死之后,家无余财,朕特别嘉赏他们。现在赐给徐邈等人的家属粮食二千斛[hu]、钱三十万,特此告示天下。”



    徐武,徐邈之子,嗣侯。



    徐邈另有一女,名不详。据传才貌俱全,嫁于西晋名将王濬。



    话说曹操当政之时,明令严禁众人酗酒。然而,有一人名叫徐邈,此人却常常私底下开怀畅饮,每每都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某一日,校事赵达前来向徐邈询问政事相关事宜。彼时的徐邈已然沉醉其中,意识模糊不清,竟随口将赵达称作“中圣人”。赵达闻听此言,心中一惊,赶忙将此事如实禀报给了曹操。曹操得知后,龙颜大怒,认为徐邈竟敢公然违抗自己所颁布的禁酒令,实在是胆大妄为。



    就在这时,度辽将军鲜于辅挺身而出,为徐邈求情道:“主公息怒!平日里那些喝醉之人,往往会将清酒尊称为‘圣人’,而将浊酒称作‘贤人’。依微臣之见,徐邈向来性情谨慎稳重,此次想必也是因为酒醉才口出狂言,纯属胡言乱语罢了。望主公念及他往日之功,饶过他这一次吧。”



    曹操听了鲜于辅这番话,沉思片刻之后,怒气渐渐平息下来,最终决定不再追究徐邈的罪责。也正因如此,徐邈逃过一劫,未遭刑罚惩处。此后,徐邈先后出任陇西太守以及南安太守等职。



    时光荏苒,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某次前往许昌一带巡视。期间,曹丕想起了当年那桩有关徐邈酗酒之事,便召见徐邈问道:“听闻爱卿昔日素有‘中圣人’之称,如今可还有此等癖好啊?”徐邈从容答道:“回陛下,想当初楚国大夫子反曾于谷阳之地因醉酒误事,夜半时分仓皇出逃;而鲁国大夫御叔则因贪杯饮酒而遭受重罚。微臣之嗜酒,恰与这二位相似,实难自控。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微臣虽好酒,却反倒常常因此而获得他人的赏识呢。”



    曹丕听罢,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并转头对身旁的侍从们说道:“朕早有所耳闻徐邈此人言辞风趣幽默,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以假乱真



    据说,徐邈擅长作画,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所画水獭,惟妙惟肖、足以乱真。但《三国志集解》作者卢弼却认为徐邈未曾任曹丕侍臣,此说不可信。



    名显后世



    想当年,朝廷欲授予徐邈司空一职,并派遣侍中郑袤前去宣读圣旨。然而,面对这一殊荣,徐邈却态度坚定地予以推辞,表示自己实难胜任此职。时光流转,待到后来,晋武帝司马炎又派遣五官中郎将国坦前往拜郑袤为司空。此时,郑袤忆起往昔之事,不禁感慨万千。



    他缓缓开口道:“昔日曹魏之时,曾任命徐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