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而容。”一位真正的君子应当能做到这些。从成德到容若,父亲的期待与容若自身的渴望,无不如此。
古人对名字极为讲究,名为父母所赐,寄予家族厚望,取字却是为了让他人尊重,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或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直呼其名是不尊重的表现。正因如此,今天的我们便也以容若唤之吧。当时,容若与他的汉人朋友们交往,常以“成德”或“成容若”自称,他的朋友们也往往用“成容若”这个名字来称呼他。
冬郎、成德、性德、容若,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份美好的期许。这个孩子,不似贾府里的宝玉衔着美玉出生,却像一个美丽又纯洁的天使,缀着满翅的美好德行翩然而来。有人说,心轻上天堂,容若的情
是重的,重得这红尘俗世终究承载不动;容若的心却是轻的,自始至终,如同天际飘来的一朵雪花,那样晶莹剔透,不染尘埃。
年少时节,一本《红楼梦》让我泪眼蒙眬。那个多情、多愁、多病身的怡红公子,曾惹得多少红尘少女的闲愁余恨。走近容若,了解容若,我却非常不赞同将他与那位怡红公子相提并论。容若和宝玉,除却出身有些许相似之处,再找一些共同点其实很难。宝玉是实实在在的一朵富贵花,自小生长在钟鸣鼎食之家,虽然也在父亲的严加管教之下了些经世文章,虽然也是一位见落花而流泪、对残月而伤心的多情公子,虽然也是红尘少女的闺中知音,可他的书斋远远无法与容若的藏书楼相比,他的胸襟气魄也无法与容若的满腹雄心壮志相提并论。宝玉的生活圈子就是那个莺莺燕燕、鸟语花香的大观园;宝玉的泪水有大半都付与他的姐姐妹妹。说到底,他终究是一个活在自我情感世界里的小男人。
一生诗酒相伴,一马一剑走天涯,出生于富贵之家的容若自小就没有娇贵之气。他视富贵功名如草芥,却也曾满怀入世之心;他曾为飘逝的情呜咽掬泪,可他为那些布衣至交所付的深情同样感天动地;他厌倦官场如樊笼,却也用自己的敬业博得康熙的信任。
出身富贵,却不视自己为那株人间富贵花,他是怅然行吟于天地间的大男人,偏偏又怀有一颗玲珑多愁心,集矛盾纠结于一身,于一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