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强半在天涯

时间在路上。一路的风霜尘土漂染着他的满头乌发,也让他的面容憔悴了不少。人群中,他谈笑风生,以苦为乐如话家常。静下来,独守一片寂寞时,他被一种前所未有的疲倦袭扰。一句“年来强半在天涯”,透着凄凉与无奈,一句“生怜瘦减一分花”又凄艳至极,尽显容若本色。

    至此,容若的塞上之行就结束了,他再没有踏上过那片荒凉的边塞之地。但他忙碌的脚步没有停下来,他还在扈从随行的路上。南苑、五台山、玉泉山、古北口、近边……几乎康熙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会出现

    容若的身影。无疑,对这位武艺超强也才艺超绝的纳兰侍卫,康熙是欣赏的,亦是喜欢的。白金绮绣、中衣袍帽、法贴佩刀、名马香扇,康熙都毫不吝惜地赐给他。可面对康熙的如此宠,容若却难以开心起来。

    容若词作,最为者欣赏喜欢的还是那些与情相关的作品,情词、悼亡词、赠友词等。而对于他的塞上词,很多者朋友并不太留意。容若,忽略他的塞上词实在是一个极大的疏忽。没有塞上风沙的磨砺,没有重游祖居旧地的经历,容若三十一年的生命历程就会被削掉一角,而且是极重要的一角。只有从这些塞上词里,我们才能出沉睡在容若胸腔里的英雄梦。有侠骨亦有柔肠,有剑胆亦生琴心,是为天地之间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真英雄。

    但容若终究还是那个多情多愁的容若,是从通志堂书斋和明珠府的渌水亭中走出的那个独一无二的纳兰公子,他的塞上词也带着他独有的生命印痕与体验,以一种独特的风神闪耀于中华诗词的长河之中——意境开阔苍凉又情真意切、哀婉忧伤。也是从这里,我们才慢慢明白,容若是怎样一步一步往痛苦的深处走去,最终像一朵弃离枝头的夜合花,那样决绝地去了。英雄梦碎,与儿女情长的悲欢离合相比,是一种更加沉重,更加无以言说的痛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