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
高二下学期,言阳市二中高二年级B(16)班的安亦书遇到了突然转学过来的俞向阳。
他们成为了前后桌的同班同学。
除了教室门口平淡无奇的相遇以外,他们对彼此的了解,仅仅只有来自班级点名叫到的名字。
其实转学的事情,在哪里都会有,在言阳二中,也算不上稀奇。只是在下学期转学的并不多见,而且二中在言阳市也不是教学水平最好的高中,只能算是中上水平而已。
而那天,早上的第一节课恰好是英语课,英语老师,是个脾气很好的女青年,在知道有转学过来的新同学后,她用蓝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Everything is as it should be。”
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相遇。
为了表示对新同学的欢迎,英语老师还特意带着全班同学一起热烈的念了三遍。
而事实也确实和那句话一样,没有相遇,就没有后来的他们。
安亦书难免就记忆深刻了一些。
初来乍到的前一个月里,俞向阳对谁都是一副客客气气的模样。虽然表面上对谁都笑脸相迎,但是却不见课外活动时他和谁走的近。
大多时候,安亦书看到俞向阳,俞向阳都是在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整个人看上去很安静,仿佛把周围分成了两个世界,而他独自缩在他自己的小世界里。
对于俞向阳莫名的过度关注,让安亦书感觉到自己这样的行为很奇怪,他开始有意识的忽视俞向阳的存在。
久而久之,就在安亦书开始习惯的时候,他却突然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俞向阳看着窗外发呆的时间少了!而他还经常会在不经意间对上俞向阳落在他身上的视线!!
男孩子之间的友谊,其实来的都很快。也许是因为一支笔,一本书,又或者一场体育课上的篮球友谊赛。
这天,安亦书在下午最后一节体育课的篮球活动结束后,他下场休息。刚从篮球架下面拿了一瓶早就准备好的矿泉水,拧开瓶盖喝了几口,视线下意识的往周围扫了一圈,果然就在五十米外的花坛边上看到了坐在那里乘凉的俞向阳。而他此时此刻正一只手撑着脑袋,杵在膝盖上,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他这边看。
安亦书喝水的动作突然就停了下来,他把喝了一半的矿泉水瓶盖拧紧,看向俞向阳。
突然撞上安亦书的视线,俞向阳也不慌,反而对着安亦书笑着挥了挥手,然后冲着他竖了个大拇指。
安亦书左右看了一下,确定俞向阳的确是在和他打招呼,不是和别的什么人。他先是撩起衣摆擦了一下额头上高速运动后产生的汗水,才拎着喝了剩下半瓶的矿泉水朝着俞向阳走过去,然后和他一起坐在花坛边上,发出邀请:“嘿,前桌,坐这看着多没劲儿啊,要一起去玩儿一把吗?”
俞向阳本意只是想简单的打个招呼,却不曾想,招呼打完居然还能免费欣赏一下安亦书漂亮的腹肌线。
不过有点儿可惜,也就惊鸿一瞥的看到几秒而已。
他正惋惜着,安亦书就径直朝他走过来,坐到了他边上,还问他要不要一起玩儿。他先是看了一眼安亦书额头上才擦掉就又流下来的汗水,才摇了摇头回到:“不了,太热。”
安亦书回看了他一眼,觉得还是有些口渴,扭开瓶盖又喝了几口,看向球场上还在继续奔跑传球、抢球的其他同学,他又问了句:“我说,俞向阳,你最近是不是老盯着我看啊?我都撞到好几次了!”
俞向阳看着他说:“你帅啊!怎么,不可以啊?你不也老盯着我看吗?”
安亦书转头和俞向阳对视,有些不确定道:“我…有吗?”最开始,他确实是因为好奇盯着俞向阳看过一段时间,可后来他觉得奇怪就强行改正了啊!
仿佛是为了让自己的话更加有可信度,俞向阳夸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笑着回到:“有啊,你要是不盯着我看,怎么知道我在看你啊!”
之前的小动作被无情指出,安亦书有一瞬间的心虚,有些尴尬的小声说了句:“靠!”
但想想,又觉得自己之前的行为挺二的,跟个偷窥狂挺似的,他觉得好笑,也跟着俞向阳笑了起来。这一笑,直接就收不住了,任凭他俩脸都长得还不错,但从远处看的话,铁定也会觉得他俩是傻叉。
原本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想要熟悉起来,仅仅只需要一个锲机而已。
体育课下课之后,安亦书和俞向阳一起去了学校食堂吃了晚饭,最后在学校大门口分道扬镳。
吃饭的时候,他们在闲聊中大概知道了对方的大概住址——安亦书是本地的,而俞向阳是邻市转学过来的,在校外租了房子。
同样都是走读生,同样因为各种比较特殊的原因,向学校申请了晚上回家自主自习。而学校也体现出了它非常人性化的一面———给与批准了。
缘分不可谓不深。
在这之后,他们两人就莫名奇妙的开始熟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