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真相?

    我到藏书阁时,整个藏书阁都不见一个人影,正松了一口气,便看见负责看管藏书阁的陈长老踱步走进了藏书阁。

    外借藏书阁内藏书的手续并不复杂,只需向负责人陈长老出示令牌与想要外借的藏书,进行一个简单的登记即可。

    若陈长老不在,则将令牌与所需外借的藏书一同投入一层大厅中央的一个瓮型法器,交纳一枚灵石,便可完成“外借”阵法的刻录,将所需藏书带离藏书阁。

    我原本打算趁这些时日负责管理藏书阁的陈长老不在,通过大厅中央的法器将记载炉鼎的藏书偷偷借出,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陈长老的出现打了我一个猝不及防。

    幸好,我事先料想过这个场景,做过应对陈长老的准备。我攥紧令牌,抬步进入藏书阁。

    穿过一层,走上二层。

    大抵是缺乏人气的缘故,兼之明光渐西,光线有几分的昏暗,我感觉藏书阁内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压抑与冷情。

    凭借凌瑄的令牌,我顺利地进入了藏书阁的三层,整个过程没有一丝波折。

    我一直知道藏书阁内藏书云屯雾集,见识过一层车载斗量的藏书,也见识过二层不胜枚举的藏书,然而到了三层,我方知什么叫做“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什么叫浩如烟海,星罗棋布。

    一二层有的藏书,三层有,一二层没有的藏书,三层也有。

    眼前所见皆堆积如山的灵简书册,看也看不到边限,我看到一排排的书,组成一面又一面的书墙,它们的排列方式同一二层毫无共通之处,杂乱无章,没有规律。

    罕有的高阶功法、炼器炼药的秘方,封印,各界风俗……无一不足,不但种类繁多,连语言文字也更加地丰富多样。

    这么多,看来又要找上好久好久了。

    我徐徐地长吐了一口气,好吧,找。

    好在我对寻书一事已积了二十余天的经验,只一扫眼,心中便粗略的有了计划,我将目光收了回来,开始一排一排的寻了过去。

    一排排的书架既长且高,离我最远的一列书简在我目之所及的尽头,上面的字小如针尖,若非我好歹也是修行十四载,有灵力加持,我怕是连上面写了什么都看不清了。

    我寻得眼睛发黑,腰也酸,腿也麻,才堪堪将这一排的藏书翻了个遍,自然是没有寻到半点关于炉鼎的记载。

    再来。

    第二排……也无。

    继续。

    第十七排……无。

    ……第四十九排。

    无。

    无,无,无……无,无!

    无论哪一排都没有。

    ……

    这个结果叫我始料不及,藏书阁什么藏书都有收录,精妙绝伦的阵法图解,晦涩深奥的符文……甚至记满被列为禁咒的禁书都堂而皇之的摆在书架上,为何偏偏记载炉鼎的书简却一本也无。

    这偌大的藏书阁难道当真连关于炉鼎的书也没有?

    还是说有人刻意抹去了所有关于“炉鼎”的记载?

    在我心中已经不再抱有希望的时候,我终于在三层一处荒置的角落里找到一本记载炉鼎的残本。

    那时,天色已经很晚了,也十分接近藏书阁闭阁的时间了,我一无所获,颓然走向门口,打算就这么打道回府,不知怎的,眼角余光扫到光线阴暗的角落,我鬼使神差地走了过去。

    我信手拾起一本破破烂烂的书册,机械的翻开。

    书很旧,有被撕过的痕迹,上面的文字大抵是上古的古文字,纵然我为了摆脱‘不识字’而恶补了许多,我仍是无法轻易将这些字辨认出来,只能勉强发现几个眼熟的文字。

    一目十行的扫过其中内容,我的目光突然一凝,凑过脑袋仔细辨认。

    上面写的是炉……鼎?

    是炉鼎,这两个字确实是炉鼎的上古写法。

    找到了。

    我的心紧张地跳动起来,再次确认周围无人后,我飞快的将书简的内容逐一复刻到准备好的空白玉简中,确保不漏下任何信息,然后将残本放回原位,伪装出从未动过的假象。

    然后,我又走到二层,在二层挑选了几部说文识字的书,拿在手中,最后,我走到一层大厅,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将手中的书简交由陈长老。

    进出藏书阁的每一部藏书都必须经过登记,登记时,陈长老按照惯例挨部检查,记录。整个过程,徐长老一脸严肃,目光如炬,我头一次做这种事,不免心虚紧张,心中惴惴唯恐徐长老发现了什么,好在很快就记录完毕,徐长老摆摆手,“可以了。”

    我悄悄松了一口气,“有劳徐长老了。”将书简自然收起离开了藏书阁。

    回到房中,我才发现先前匆忙,虽知那残本采用的文字乃上古文字,却未考虑到后续的破译解读,这书里十个字里有九个半是我不认识的,我一时犯起了难。

    幸运的是当时为了掩饰,我专门借了几本说文识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