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皇帝又长大了一岁。成为了十六岁的不怎么精神的小伙。每年都大同小异。当然和平的表面下暗潮涌动。
边疆就这么僵持着,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都在等待一个时机。
一年了,布的局也差不多了。
既安插了新的眼线也策反了他们的线人,双保险,应该就万无一失了吧。
(不过一般这么说都flag)
“边防来报,俞国一小士兵越过我国边界已被我国将士击杀。”
看来俞国还是按捺不住动了这一步棋。并不是谁先下就谁赢的概率大。只要一步错就会步步错。
这一年来,招兵买马征粮造武器。对友国继续开放贸易通商,并派使臣去其他周边小国外交。虽不指望小国能帮忙,毕竟他们也自身难保。只要不提供给对手物资就可。
恒懿让线人传递士兵人数武器库存的假消息,使得敌国卸下防备。然后依旧整天如故吃吃喝喝玩玩,给人一种小皇帝无法成大器的感觉。
“接见赵国使臣。好酒好菜招待着。”
“陛下,边疆交战在即,此时接见赵国使臣恐怕不妥啊。”
“同样的话我不想说第二遍。”
“遵命……这就去安排。属下告退。”
“恒国皇帝邀我们今晚赴宴。”赵国一使者道。
“怕不是个鸿门宴啊。”另一使者道。
恒懿让同行侍卫在门外待命。
赵国使者来了两人,一个是年近半百的老人名为孙启林,一个是年轻气盛的年轻人名为赵照。
“赵国进贡的东西可是越来越少了。”恒懿坐下,晃了晃酒杯。
“陛下是何意?”孙启林缓缓开口。
“也是。听闻孙大人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五口其乐融融。要养活一家五口人不容易吧。他们在赵国过得怎么样?改日朕派人去登门拜访一下。”
“陛下是在威胁我们?”赵照不快的皱了皱眉。
“赵大人倒是过得阔绰,想必之前从赵国国库贪得的钱财不少啊。”
“你……这是在血口喷人。”赵照一怒之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他终究变成了他所不喜的模样。
这次是为了家国大义。他不得不这样做。
“陛下有话不如明说。”孙启林面上依旧泰然自若。虽然他微微颤抖的手早已出卖了他。
“你们与俞国有何往来,何时有的来往?”
“陛下既然都知道了,在下也就不再隐瞒了。成为恒国属国的第三年,便同俞国暗地里逐渐有了来往,近两年交往略频繁才被抓住了把柄。”
是先帝在位时打下的江山,没想到如今赵国依旧不服,想复国独立……但是印象里赵王一直都比较安分,厌恶战争的。
“自认为先帝与朕待你们不薄,又为何如此。是你们擅作主张还是赵王的意思?”
“…是洵王……的意思。”犹豫了半天孙启林还是道出了实情。
恒懿冷笑了一声。
虽然知道赵国内部也是貌合神离的状态,但是没想到这时不是一致对外安安稳稳过日子,赵云洵趁乱和他大哥赵王赵景先干起来了。自己弟弟咋就这么乖,不搞出点小九九,反而让他觉得有点心慌。别人家的弟弟啊。
“朕知道了,近期就不要再和俞国联络了。不然朕可保证不了你们国家和你们家人的安危。”
“哎,免不了一场战争啊。”孙启林捋了捋胡子,叹了口气。
他们没想到被十六岁的小孩摆了一道,他们小看了他,毕竟是帝王,有些事不得不会。
“好了,别紧张,就是聊聊天,你们出去的时候可开心点。不知道的还以为朕欺负你们了。既好酒好菜招待着了,赶紧吃吧,一会儿凉了。”恒懿露出善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