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小皇帝结束了愉快的假期生活……
“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结束了早朝,恒懿来到御书房处理日常事务,他望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他打算先当个鸵鸟再说。
受够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生活总需要点新鲜刺激的事物。如果没有那就自己去创造……这不就来了。他正趴在书桌上休息,就听见有人来报。
“陛下,查到了,当晚顾将军遇到那黑衣人是俞国的线人。”
“动作挺快。”
赵国明面上归顺于恒国,暗地里一直在找机会脱离恒国,俞国又对恒国的国土和边界的资源虎视眈眈。这他是知道的,只不过没想到现如今这么明目张胆地勾结在一起。
恒懿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如果能让他们自相残杀坐收渔翁之利就好了。
还是明日早朝问问群臣吧。
他把奏折放一边,找了本书翻阅起来,上面写着“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翌日……
上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免礼。听闻近来关于俞国屡犯边境挑衅我国之事众爱卿有何见解?”
“陛下,臣以为以不变应万变,加派人手加强边防巩固。”右相率先开了口。
“左相呢?”
“臣以为先下手为强,借故开战。”
“能不战则不战,避免无谓的牺牲”右相反驳。
“赵大人,你与赵国使臣是不是交好?”恒懿发话了。
“回皇上的话,微臣只是区区一介礼部尚书,只负责接应招待之事宜,并无与赵国特别交好。”
“待退朝后你留下,朕有事交代……俞国之事暂且搁置,朕同意右相的。当然如若来犯,必应战。至于今年的征收军粮和士兵也不多时了,按照往年惯例便可,不必引起无用的恐慌。还有无其他上奏的……既没有,那便……”可以退朝了!
“启奏陛下,西南的土匪近日来愈发猖狂,危害一方百姓。巡逻士兵死伤者甚多。是否要加派人手。”
“还有多少可以调动的人手?”
“西北百人,东北五十。”
“各位爱卿怎么看?”
“联系当地官员配合招人……”
“如果当地百姓能自发组织起来对抗土匪就好了。”有人提议。“安排人员,组织训练。”
“听闻青莲门派部分在西南活动,如果有可能的话能否寻求江湖上的帮助……”又有人提议。
“可江湖不管朝廷事……”有大臣道。
“闭嘴。吵的朕头疼。一方面联系当地官员安排召收民兵,一方面加派多余人手过去,也要保证其他地区的安定。免得声东击西。”
“圣上英明。”
“退朝吧……”
恒懿回到御书房。“叫袁溪过来。”不时,袁溪就到了。
“把那赵国俞国的线人找出来,然后重金收买了。如不成功便暗中派人杀了,再安排人手混入其中。再若不成,你便不用回来见我了。我派小五协助你。”恒懿道。
“是,定不辱使命。”袁溪退下了。
“让小五跟着袁溪。”恒懿又叫来了情报阁的二把手也是宦官,每曰其名协助袁溪调查,实则相互制衡。
“让秦鹤过来。”
秦鹤,暗杀阁的二把手。“跟着他们,保护他们,暗中盯着他。”
“是。”秦鹤转眼间消失了。
其实他不是一个生性多疑之人,只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总要多几个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