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临安不夜侯 > 第569章 实况转播

第569章 实况转播

把都察院佥都御史杨沅当成了他的一个对等的对手。

    

    虽然赵少卿的级别要比杨沅高,他的职位相当于都察院的副都御史。

    

    可是杨沅那一身耀眼的光环和他的深厚背景,足以让大理寺少卿赵世平把他当成一个对等的官员看待。

    

    虽然卢承泽在杨沅亲笔签下的“发回重审”四字之后,很是贴心地模仿杨沅的笔迹,又加了几条具体的理由。

    

    理由虽然有些牵强,至少不会让“发回重审”四字显得那么简单粗暴,可赵世平还是一看就火冒三丈。

    

    他觉得杨沅不识好歹,逾越了!

    

    案子是你破的,不假。

    

    你破案神速无比,也不假。

    

    可是这风头你也占了,还有何不知足的?我大理寺如何断案你也要干预?

    

    你这手伸的未免太长了!

    

    赵少卿接到都察院驳回的公文,冷笑一声,提笔也写下四个大字:“维持原判!”

    

    大理寺寺正滕藤觉得自家少卿如此回复过于刚烈了,大理寺和都察院同为三法司之一,实在没有必要闹得这么僵。

    

    所以,他又贴心地给自己少卿的“维持原判”加了几条理由,其实依旧是老生常谈,甚至是原断案理由的详细注解,但也算是给足了都察院面子。

    

    批文再度转回都察院,劳模杨沅已经带病返回了工作岗位,一见回文,立即批复:“量刑过轻,发回重审。”

    

    卢承泽看罢,只好又为自家杨佥宪填充了许多的详细理由,发回了大理寺。

    

    大理寺少卿赵世平看罢,提笔写下八个大字:“法有可依,维持原判!”

    

    大理寺寺正滕藤又给自家少卿写了许多理由,重点提及已经无法证实的“高素莹主动勾引公爹”,据此认为用刑应谨慎,如果高素莹有罪在先,对张宓便应网开一面。

    

    公文返回都察院,杨沅提笔写下十六个大字:“杀媳杀子,丧尽天良。悖伦之辩,安能抵命?”

    

    卢承泽看罢,绞尽脑汁,引经据典,给自家佥宪充分补足了注解,再度发付大理寺。

    

    大理寺少卿看罢,马上也写了十六个字。

    

    滕寺正看了,只好提起笔来,又为自家少卿做详细解释。

    

    杨沅和赵世平隔空斗法,可把卢承泽和滕藤两个人给累坏了。

    

    判案书被反复驳回三次,依例,必须换人再审。

    

    由于张宓之案影响太大,大理寺这边一开始就是由大理寺少卿赵世平牵头审理的,这时候总不能找一个官职还不如他的官员去复审吧?

    

    于是,此案就移交到了大理寺卿吴书这边。

    

    吴书作为大理寺卿,主持整个大理寺的工作,已经有多少年没有亲自断案了。

    

    这一回他抖擞精神,详尽查阅各方证据,依旧得出了与赵世平相同的结论:编管发配。

    

    不过,为了息事宁人,吴书大笔一挥,把发配地点从新州(今广东新兴)改成了儋州(海南岛),环境更加的恶劣,算是让了一步。

    

    大理寺这边已经是由大理寺卿亲自主审了,而都察院这边则还有回旋余地。

    

    老奸巨滑的朱倬因为三次驳回了大理寺的判决,也把此案易人复核了,不过他自己没接手,而是转给了左副都御史肖鸿基。

    

    这肖鸿基是万俟卨一手栽培起来的心腹,在清理万俟卨一派势力时的漏网之鱼,隐藏颇深。

    

    案件转移到他手中后,肖副宪马上不耻下问,请来杨沅询问他驳回的理由,听杨沅一番慷慨陈辞之后,肖鸿基深以为然,于是再度驳回了大理寺的断案书。

    

    大理寺卿吴书看罢回函火冒三丈,他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严重挑衅。

    

    于是,如同杨沅和赵世平之间隔空斗法一般,吴书和肖鸿基也隔空斗起法来。

    

    这时,被关在牢中的张宓、高玉珩、王加逸、何逍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风声,于是不约而同地翻了供,他们说是受到都察院严刑拷打,这才被迫认罪。

    

    吴书立即据此为由,对都察院发起反击,并把刑部拉下了水。

    

    刑部尚书析折是保守派,对杨沅这种